所得稅工作表輸入
在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]中,爲了執行所得稅會計輸入作爲基礎的所得稅工作表。
在所得稅工作表中設置數據級別,實現各數據級別的所得稅會計的自動過帳。
可以輸入所得稅會計適用初年度的臨時差異餘額。
→轉入「操作步驟」
畫面遷移
[所得稅會計模組]
↓
[輸入]
↓
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]
↓
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]畫面
各項目的設置
[標題]部
- 數據級別
指定輸入對象的數據級別。 -
會計年度
輸入會計年度、期間。在初期顯示中,顯示已輸入的最新期間的下一個期間。
在會計期間中已輸入的會計年度的計入期間為「月度」時,可輸入1∼12爲止,各數值與月度相對應。作爲「季度」時可輸入1∼4為止,各數值與季度相符合。另外,作爲「半年」時,可輸入1和2,選擇1時為上半年,選擇2時為下半年。 -
計入期間
顯示會計年度相對應的計入期間。在[法定實效稅率登記]中沒有登記會計年度時,顯示錯誤資訊。
[表格式]部
-
號碼、臨時差異項目名稱、名稱2、名稱3、加算/減算區分、短期/長期區分
顯示在[所得稅工作表模組登記]中已登記的各項目。 -
前餘額
顯示已指定的會計年度/期間的前一個期間的最後餘額。 -
增減額
輸入最後餘額時,計算並顯示「最後餘額-前餘額」。 -
最後餘額
輸入增減額時,計算並顯示「前餘額+增減額」。
[按鍵]
-
清除
-
顯示
已輸入的“數據級別”和“會計年度”作爲條件,進行臨時差異項目的對照核對。
-
儲存
-
刪除
-
離開
注意事項
所得稅工作表資料不存在時(所得稅工作表的初次輸入時),啓動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]功能表,顯示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條件選擇]畫面。該會計年度條件從「所得稅會計適用初年度」、「所得稅會計不適用初年度」中選擇之後進行各工作表的輸入。(第2次以後進行輸入時不顯示[所得稅工作表輸入條件選擇]畫面)
-
確認是否已登記了前一會計年度的法定實效稅率。沒有登記時顯示「由於前一會計年度的法定實效稅率尚未登記,不能進行輸入。」的錯誤資訊。使用[法定實效稅率登記]功能表,請登記前一會計年度的法定實效稅率。
-
會計年度作爲前一會計年度的最終期間呈淡色顯示不能變更。
-
表格式部中不顯示“前餘額”、“增減額”的列,只顯示“最後餘額”的列。
-
在[所得稅會計執行]中進行特別的分錄執行。
- 與平常的輸入方法一樣。(可輸入會計年度)
-
表格式部中不顯示“前餘額”、“增減額”的列,只顯示“最後餘額”的列。
-
在業務資料中,會計年度、月度為最舊資料時(所得稅會計不適用于初年度時),控制自動過帳不進行。顯示「由於存在餘額資料不能進行自動過帳,是否繼續。」的提示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