遞延輸入(待攤費用、預收收益)
對待攤費用、預收收益的遞延輸入畫面的各項目進行説明。
→轉入「操作步驟」
畫面遷移
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
↓
[輸入]
↓
[遞延輸入(待攤費用)]或者[遞延輸入(預收收益)]
↓
[遞延輸入(待攤費用)]畫面或者[遞延輸入(預收收益)]畫面
各項目的設置
[標題部]部分
- 計入日
輸入計入日(初始狀態顯示系統日期)。
如果是從其他的模組中啓動時,顯示的是調用源傳票的計入日,不能變更。
-
內部No.
- 遞延管理No.
輸入遞延資料管理用的No.。
- 攤銷方法
攤銷方法選擇「按月」或者是「按日」。
- 銷開始日
輸入攤銷計算的開始日。
- 攤銷結束日
輸入攤銷計算的結束日。
- 金額
輸入待攤費用、預收收益的金額。
如果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啓動此畫面時,只能顯示不能變更。
如果是新增登記,輸入本期期初未攤銷餘額。如果是餘額移動資料以及以前年度資料的登記,輸入比本期期初未攤銷餘額大的值。
- 狀態
遞延資料的狀態從「未攤銷」、「攤銷中」、「已攤銷」、「攤銷停止」、「清理」中選擇。但是,從[總括債權/總括債務管理模組]調用時,只能是「未攤銷」,不能變更。
如果是新增登記,選擇「未攤銷」。如果是餘額移動資料以及以前年度資料登記,選擇「攤銷中」或者「未攤銷」。
如果執行攤銷自動過帳,「未攤銷」則變爲「攤銷中」,如果攤銷完畢,則變爲「已攤銷」。並且,狀態只能從「未攤銷」、「攤銷中」變更成「攤銷停止」。
- 貨幣
選擇貨幣。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畫面啓動時,只能顯示不能變更。
- 匯兌方式
選擇匯兌方式。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畫面啓動時,只能顯示不能變更。
- 兌換率
選擇兌換率。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畫面啓動時,只能顯示不能變更。
- 攤銷開始日
輸入攤銷計算的開始日。
- 攤銷結束日
輸入攤銷計算的結束日。
- 攤銷月數
攤銷方法選擇“按月”時,輸入攤銷月數。如果同時輸入“攤銷開始日”和“攤銷結束日”,則自動計算攤銷月數。
- 備註
[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]部分
通過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部,輸入符合稅法的遞延資料的待攤營業稅。對於稅法以外的遞延資料,作爲費用發生時的營業稅處理。
- 待攤營業稅額(預收營業稅額)
「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N時可以輸入。轉賬後作成營業稅分錄時,輸入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額和課稅區分。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畫面啓動時,只能顯示不能變更。
- 課稅區分
轉賬後作成營業稅分錄時輸入。只有在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被計入時可以輸入(必須)。
從[債務模組]或者[遞延輸入(待攤費用)]啓動時,課稅區分從「課稅進貨」、「非課稅進貨」、「不課稅進貨」、「有其他稅計算」、「無其他稅計算」中選擇。
從[債權模組]或者[遞延輸入(預收收益)]啓動時,課稅區分從「課稅銷售」、「非課稅銷售」、「不課稅銷售」、「有其他稅計算」、「無其他稅計算」中選擇。
[關聯傳票]部分(畫面右上)
通過關聯傳票部,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模組點擊“遞延賬簿”按鍵進行遞演輸入時,相應的調用源傳票的資訊被顯示出來。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中以新增的方式進行遞延輸入時,關聯傳票部中什麽都不顯示。
- 計入區分
顯示調用源傳票區分(「入款計入委託」、「支付計入委託」、「租賃支付」、「借入償還」的其中之一)。
- 內部No.
顯示調用源傳票的內部No.。
- 傳票No.
顯示調用源傳票的傳票No.。
- 行No.1
顯示調用源傳票的遞延賬簿科目的行No.(作爲轉賬源明細行No.1的來源的明細的行No.)。
- 行No.2
顯示進行遞延輸入的模組中點擊“遞延賬簿”按鍵後顯示的[營業稅確認]畫面中指定的行No.(作爲轉賬源明細行No.2的來源的明細的行No.)。
[轉賬源]部分
從[遞延模組]啓動時可以輸入。
從[債權債務模組]啓動時只能顯示。
可以輸入時,參照“營業稅科目(進項稅)”的科目屬性,科目屬性的設置不同時發出錯誤資訊。待攤營業稅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FF時,第2行的明細行變爲不能顯示。
在其他模組中點擊“遞延賬簿”按鍵,顯示輸入的遞延輸入資料的內部No.時,「待攤營業稅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FF時,第2行要被刪除。這一點請注意。
[轉賬後]部分
- 分配比例
輸入分配比例。
- 分配率
輸入分配率。點擊“分配率”按鍵時初始顯示為「分配比例合計÷分配比例」。而且,「調整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N的明細行中尾數被調整。
- 使用比率
按照使用比率基本資料的登記內容分配時輸入代碼。
- 履歷No.
當前顯示的資料的變更履歷被顯示。變更履歷不存在時,履歷No.為1。
- 變更計入日
顯示變更計入日。變更履歷不存在時,顯示與計入日相同的日期和時間。 -
科目代碼、名稱
輸入轉賬後費用科目的代碼和名稱。
- 明細代碼、名稱
轉賬後費用科目中有科目明細時,輸入該明細的代碼和名稱。
- 部門代碼、名稱
輸入部門的代碼和名稱。
- 往來客戶代碼、名稱
輸入往來客戶的代碼和名稱。
- 明細摘要代碼、名稱
輸入明細摘要的代碼和名稱。
- 工程項目代碼、名稱
輸入工程項目代碼和名稱。
- 會計分析代碼
輸入會計分析代碼。
- 調整
分配率的尾數已被調整的明細行的「調整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N(必須)。初始狀態是明細行第1行的「調整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N。多個行的核取方塊不能同時被設置成ON。
[轉賬後(進項稅、銷項稅)]部分
「待攤營業稅(預收營業稅)」核取方塊被設置成ON時顯示。
- 進項稅(銷項稅)
輸入進項稅(銷項稅)科目代碼、名稱。
- 明細代碼、名稱
輸入進項稅(銷項稅)科目明細代碼、名稱。
[按鍵]
- 讀入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模組進行遞延輸入(待攤費用)處理時,從作爲支付計入委託(明細)遞延對象的資料中查詢遞延資料
內部No.,資料存在時,顯示計入區分、內部No.、傳票No.。
從[遞延會計管理模組]以外的模組進行遞延輸入(預收收益)處理時,從作爲入款計入委託(明細)的遞延對象的資料中查詢遞延資料
內部No.,資料存在時,顯示計入區分、內部No.、傳票No.。
- 變更輸入
對於執行攤銷的資料,可以進行變更計入處理。顯示對象資料的同時點擊此按鍵,可以指定變更後的攤銷條件。變更後請點擊“儲存”按鍵。
- 分配率
根據[轉賬後]部中輸入的分配比例和分配比例合計進行分配率的計算。
-
追加行
-
刪除行
-
名稱切換
-
複製
複製畫面上的遞延資料。新增登記時不能使用。調用遞延資料時(修正時),“遞延內部No.”、“遞延No.”、狀態的“未攤銷”作爲初始值被設置。
-
模式讀入
-
模式登記
-
儲存
只有在狀態是“未攤銷”時,可以進行全部變更。只有在狀態是“攤銷中”時,可以將備註項目和狀態變更為“停止“。資料保存時可以按月份進行攤銷計算,已執行完畢的月份不能再計算。
-
清除
-
刪除
-
離開
關於攤銷處理
保存時按月份分別進行攤銷計算。
-
攤銷開始日在遞延計入日之前時,從攤銷開始日到遞延計入日的所在月份的結束日計入攤銷額。
- 遞延計入日在攤銷計入日之前時,從攤銷開始計入的月份進行計算。
-
直到未攤銷餘額(基準)為0爲止進行處理,未攤銷餘額(輸入)也全部在此月份中進行攤銷處理。
- 參照攤銷執行資料表,已執行完畢的月份不用再計算。
- 直到下下年度第6月份爲止進行攤銷計算。
攤銷費的計算
- 按日時:
初次攤銷額=(遞延計入款額×(攤銷對象日數/從開始到退出日為止的日數))
次回攤銷額=(遞延計入款額×(攤銷對象日數/從開始到退出日為止的日數))-前月份纍計攤銷額
- 按月時:
初次攤銷額=(遞延計入款額×(攤銷對象月數/攤銷月數))
次回攤銷額=(遞延計入款額×(攤銷對象月數/攤銷月數))-前月份纍計攤銷額
※補充
(未攤銷餘額=攤銷計入款額)並且前回攤銷月份為0時作爲初次攤銷。
攤銷對象日數:從攤銷開始日到計算對象月份的參數會計月份結束為止的日數
攤銷對象月數:從攤銷開始日的月份到計算對象月份爲止的月數
前月份纍計攤銷額:遞延金額-(未攤銷餘額+本期攤銷額[到執行月份爲止的各月份攤銷額纍計])
除法部分的結果是四捨五入精確到小數點第7位
乘法的結果四捨五入精確到小數點第3位(企業設置的小數點以下1位也用四捨五入對應。)
待攤營業稅的計算
與通常的營業稅計算不同,將待攤營業稅的分配值作爲進項稅。
注意事項
與支付・入款計入委託輸入聯動時
點擊支付計入委託(入款計入委託)輸入畫面上的“遞延賬簿”按鍵,可以進行遞延輸入。
- 確定處理
指定行不確定時,或者確定後內容有變更時,顯示「內容是否確定?」的資訊畫面。從「是」「否」「取消」中選擇,選擇「是」進行確定時,進行“科目/部門的核對”處理。
- 科目/部門的核對
從支付計入委託啓動時,如果特別科目區分的“待攤費用”中設置的科目以外的科目被設置,則顯示「指定的科目不是遞延對象科目。」的資訊,返回[支付計入委託輸入畫面]。
從入款計入委託啓動時,如果特別科目區分的“預收收益”中設置的科目以外的科目被設置,則顯示「指定的科目不是遞延對象科目。」的資訊,返回[入款計入委託輸入畫面]。
部門被指定時,如果指定了D.A.C計入對象被設置成OFF的部門,則顯示「指定的部門不是D.A.C計入對象。」的資訊,返回[收款・支付計入委託輸入畫面]。
關於營業稅確認畫面
[債權/債務管理模組]的輸入畫面中點擊“遞延賬簿”按鍵,啓動[營業稅確認畫面]。在遞延輸入轉賬源明細的第2行(遞延營業稅科目輸入行)顯示[營業稅確認畫面]中指定的行No.的明細。
初始狀態,顯示用行No.調用源明細行(遞延科目的明細)的下一明細行。
選擇不存在的行No.後點擊“OK”按鍵時,則顯示「設置有錯。」的資訊。
指定調用源的行No.時,則顯示「設置有錯。」的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