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輸入)
將「付款方/往來客戶組」、「彙總條件1∼3」及「到期日別彙總核對」作爲彙總鍵以回收計劃資料的形式進行彙總,並做成收據資料。
根據「分割前狀態」、「分割後狀態」選項卡的交替變換可以顯示分割前後的收據資訊。
點擊“分割執行”按鍵可以進行收據的自動分割。
與回收計劃不進行匹配時,直接輸入收據的金額。
→轉入「操作步驟」
畫面遷移
[應收票據管理模組]
↓
[輸入]
↓
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]
↓
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回收計劃指定)]畫面-新增時
(「回收計劃匹配」核取方塊設為ON時)
“開始”按鍵 →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
“開始”按鍵 →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輸入)]畫面
(「回收計劃匹配」核取方塊設為OFF時)
“開始”按鍵 →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輸入)]畫面
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回收計劃指定)]畫面-修正/刪除時
“開始”按鍵 →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輸入)]畫面
各項目的設置-[標題部]
-
貨幣
顯示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回收計劃指定)]畫面中已選擇的貨幣。
- 計入日(僅在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顯示)
顯示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已輸入的「計入日」。因爲貨幣為「本位幣」時該項目不顯示,所以請在表格式部分的“領收計入日”中輸入直接日期。
-
兌換率(僅在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顯示)
顯示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已輸入的「兌換率」。本位幣時顯示「1.000000」。
-
彙總條件1∼3(僅在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顯示)
顯示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已選擇的各自的條件。未指定時則顯示「未指定」。
-
按到期日彙總(僅在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顯示)
顯示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「按到期日彙總」核取方塊的設置内容。
各項目的設置-[分割前狀態]選項卡
表格式部分
-
作成對象
新增時,將收據作成對象的回收計劃資料核取方塊設置為ON。但是不能核對「已作成」核取方塊為ON時的資料。
修正/刪除時,將刪除對象的收據資料的核取方塊設為ON。
- 已作成
新增時,將收據資料作成完畢資料的核取方塊為ON。核取方塊為ON的收據資料在分割前、分割後的所有項目中都為只可顯示不可修正。
-
領收計入日
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,顯示作爲收據計入日的「系統日期」。不可修正。
與回收計劃不相匹配時,輸入收據的計入日。初期顯示為系統日期。
- 付款方代碼/往來客戶組代碼、名稱
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,根據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回收計劃指定)]畫面中的選擇,顯示「付款方代碼」或「往來客戶組」的代碼、名稱。不可修正。與回收計劃不相匹配時,指定付款方。
-
領收金額
與回收計劃相匹配時,顯示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彙總了「收據發行對象金額」的金額。
與回收計劃不相匹配時,輸入分割前領收金額的合計。不能輸入沖減金額。
- 課稅區分
以「課稅區分」的稅率為依據計算顯示在收據中的消費稅額。
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的「課稅區分」中指定時顯示該内容。
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未指定時,可以從[通用基本資料]的[課稅區分登記]中登記的進貨關聯以外的課稅區分中選擇。
-
營業稅額
根據「領收金額」和“課稅區分”的稅率進行內含稅計算。可以進行手工輸入,但不能輸入超過領收金額的金額。
- 不含稅金額
顯示不含稅金額(=領收金額-消費稅額)。不可修正。
-
印花稅對象金額
「貨幣」為外幣時顯示「領收金額×兌換率」的結果。可以進行手工輸入。為「本位幣」時不顯示。
-
分割對象
將成爲自動分割處理對象的資料的核取方塊設為ON。點擊「分割執行」按鍵時將開始自動分割處理,但只能核對「作成對象」核取方塊為ON的資料。不能核對「分割執行完畢」核取方塊為ON的資料。
-
分割執行完畢
已進行分割處理的回收計劃資料的核取方塊將變爲ON。不可修正。
-
到期日(僅在新增時顯示)
僅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上選擇「按到期日彙總」進行彙總時顯示,不可修正。
- 彙總條件1、2、3代碼、名稱(僅在新增時顯示)
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彙總條件指定)]畫面中選擇彙總條件1、2、3時,顯示彙總條件1中所指定的基本資料代碼、名稱。不可修正。僅在作爲彙總條件指定時顯示。
-
更新操作員代碼、名稱
顯示更新操作員代碼、名稱。不可修正。
[按鍵]
-
作成對象
進行作成對象的「全部設置」、「全部解除」。
- 分割對象
進行分割對象的「全部設置」、「全部解除」。
- 分割執行
點擊顯示[分割指定]畫面。在“最大分割張數”処初期顯示[收據印花稅額設置]中設置的最大分割張數,可以從「1」∼「5」中選擇。在“分割後最小金額”処初期顯示[收據印花稅額設置]中設置的分割後最小金額,並且可以修正。
各項目的設置-[分割後狀態]選項卡
表格式部分
- 已作成
顯示[分割前狀態]選項卡中「已作成」項目的内容。不可修正。
- 分割前行No.
顯示[分割前狀態]選項卡的表格式行的行NO。不可修正。
-
領收計入日
只有[貨幣]為「本位幣」時,才顯示[分割前狀態]選項卡中輸入的收據的計入日。不可修正。
- 内部No.
- 連接No.、編碼No.
- 收據No.
輸入收據No.。根據編碼區分的不同輸入方法也有所不同。編碼區分的詳細請瀏覽下表。
編碼區分為「手工輸入」時必須輸入。「×」為項目自身不被顯示在畫面上。
-
付款方代碼/往來客戶組代碼、名稱
根據在[應收票據收據資料作成(回收計劃指定)]中的選擇,顯示付款方或往來客戶組代碼、名稱。不可修正。
-
領收金額
「分割執行」前,初期顯示為「分割前選項卡」的「領收金額」,可以變更。「分割執行」後,顯示為通過「兌換率」逆換算「印花稅對象金額」後得到的結果,可以變更。為保證「分割後領收金額合計」與「分割前狀態」的「領收金額」一致,儲存時要進行核對。另外,請注意不能輸入比營業稅額小的金額及沖減金額。
- 課稅區分
顯示課稅區分。不可修正。僅在分割最後行中顯示。
-
消費稅額
在分割最後行中顯示「分割前選項卡」中設置的「營業稅額」。
- 不含稅金額
顯示不含稅金額(=領收金額-營業稅額)。
-
印花稅對象金額
「分割執行」前,顯示「分割前選項卡」的「印花稅對象金額」,可以修正。「分割執行」後,顯示分割「分割前選項卡」的「印花稅對象金額」後得到的結果。僅在「貨幣」為「外幣」時顯示,可以進行手工修正。修正過的「領收金額」不發生變化。
- 印花稅額
顯示相對于「印花稅對象金額」的印花稅額,不可修正。
-
自定基本資料1∼3代碼、名稱
根據需要指定自定基本資料。
其他
- 分割前行號
顯示分割前狀態資料的行號。不可修正。
- 領收金額合計(A)
顯示分割前狀態資料的領收合計金額。不可修正。
- 現在輸入合計額(B)
顯示在分割後狀態中領收金額的合計額。不可修正。
- 差額(=A-B)
計算且顯示“領收金額合計額(A)”-“現在輸入合計額(B)”。不可修正。另外,對於所有的票據作成資料,必須在差額為0時方可進行儲存。
[按鍵]